编者按:试种养“新奇特优”果蔬品种不断增多,引种扩繁等种养基地陆续建成落地,王下乡、乙洞村分别获评国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示范基地、“海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昌江的乡村振兴,正在一步一个脚印中照进现实。海南省融媒体中心开设《“昌”响振兴路》专栏,记者深入乡里田间,记录昌江百姓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的崭新生活图景。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10月29日消息(记者 鲁启兰)如今在昌江的田间地头,每月都能见到科技特派员忙碌的身影。这群特殊的“农忙人”穿梭在瓜果蔬菜之间,采样、测土、指导种植,为农民解决耕种难题,不仅让技术走出了论文,更让昌江农业走出了新路。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一所对一县”行动计划的持续赋能。2023年5月,海南联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启动“一所对一县”行动计划,以科技力量精准对接市县农业发展需求,通过选派专家团队长期驻扎指导,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在此背景下,2024年10月,中国热科院分析测试中心资深检验检测专家吴学进挂职昌江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与其他技术人才一同,为当地农业注入专业动能。

“一所对一县”交流会议。中国热科院分析测试中心供图
行动开展期间,在科技人才的持续助力下,昌江特色农业迈入提质升级快车道。针对产业发展需求,技术人员现场采样制定改良方案;三个科技项目落地建设的精品示范基地,让黑皮冬瓜、圣女果、火龙果等特色产业焕发新活力;《地理标志产品昌江芒果》等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为区域特色农产品筑起品质屏障。

昌江黑皮冬瓜种植基地。昌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也得到全面提升。2024年12月,昌江农检中心在技术帮扶下,成功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CATL)“双认证”,完成600多个本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网。全县15家重点农业企业更是享受到了从环境检测、种植指导到绿色认证的全链条服务。
“过去遇到土壤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每月都有专家上门。”农户们深切感受到了科技下沉带来的切实变化。从乡镇的土壤改良,到绿色认证的技术培训,从全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制定,到台风后的复产指导……农户有了“老师”,农作物品质有了保障。
据统计,在“一所对一县”机制推动下,昌江截至目前已累计创建绿色食品13个、有机食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超额完成“两品一标”年度认证目标。昌江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一所对一县”合作,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