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助农商城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乡村建设

白沙:以土地治理“组合拳”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白沙融媒   时间:2025-07-30 10:42:33

白沙始终秉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理念,将作风建设成效深度融入基层土地治理实践,聚焦撂荒地激活、集体“三资”监管等关键领域,打出一套“精准施策、系统推进、长效赋能”的组合拳,为乡村振兴注入土地要素新动能。

王莉 摄

撂荒地整治:“标本兼治”激活生态经济价值

如何让“沉睡荒地”变“致富沃土”?白沙牙叉镇创新构建“精准诊断—系统整改—长效增值”的撂荒地治理体系,全力推动撂荒地整治与农业产能提升深度融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据悉,为全面掌握撂荒地情况,白沙牙叉镇专项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勘察、入户走访等方式,对102亩撂荒地进行了细致排查,精准锁定了莫妈村因水利设施滞后导致耕种难这一关键症结。针对这一问题,白沙牙叉镇积极对接有关部门,成功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修复灌溉排涝系统,增设排水闸门、调整涵洞高度,大幅提升了农田的抗灾能力,为后续农业生产筑牢根基。

与此同时,白沙牙叉镇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与农企携手共建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该基地以道埠片区117.51亩撂荒田为核心,配套建设智能灌溉及水肥一体化设施,创新打造“荒地复垦—生态种植—广藿香+水稻/花生/地瓜轮作”的循环农业产业链。目前,首季花生种植已取得成功,预计8月采收后将轮作广藿香,之后又轮作地瓜,预计产值达到80万余元,带动农户就近就业200人次,实现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双赢。这种轮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还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与生态效益的双提升,推动撂荒地治理从“短期清表”向“长效增值”转变。

集体“三资”监管:“阳光整治”护航资产增值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是乡村振兴的“家底”。白沙以“一清二建三盘活”为抓手,开展集体“三资”集中整治,聚焦“财务管理、集体经济合同、集体债务、工程项目、违规出借资金”5类33个突出问题,全面清查核实全县未承包到户的集体土地23.57万亩,完成807份土地流转合同及矢量数据导入“机器管三资”平台,追缴逾期未付租金、分红9宗8万余元;依托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推动5单集体土地上线交易,成交金额1398.19万元、最高溢价超211%,让“沉睡资产”焕发市场活力。一系列举措不仅规范了集体“三资”管理,更以“阳光化、数字化”监管赢得信任,成为基层“三资”治理的“示范名片”。

白沙七坊镇牙旺村集体土地承包年租金,每亩以均价约2000元成功挂网竞拍,创下了村集体土地挂网竞拍“白沙首单”。此后,在白沙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包装”运营下,村集体土地纷纷上线“网络货架”且身价大涨,实现从首单到多单效应。

今年7月初,白沙牙叉镇九架村“打包”盘活15亩集体土地挂网竞拍,年租金跃升至16.6万余元,切实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九架村驻村工作队有关负责人说,稳定的租金收益将用于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发展公益事业,为乡村振兴筑牢经济基础;同时产业导入又为群众就近就业带来便利,实现村集体收入和农民增收双赢。

从撂荒地的“生态焕新”,到集体“三资”的“阳光激活”,白沙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融入基层治理“毛细血管”,以“钉钉子”精神啃下土地治理“硬骨头”,用务实作风书写乡村振兴“土地答卷”。

下一步,白沙将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基层治理”融合实践,让土地要素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