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秋分前后的海南,孕育着丰收的喜悦,三亚的木瓜树挂满硕果,琼海的精品水稻开镰收割,昌江的红心蜜柚装车销往岛外。广袤的田野上,植保无人机、收割机等“神器”各显神通,农机长挥洒汗水,追赶时代浪潮。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本期《海南周刊》封面从人物角度带您一览琼岛“丰”景!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宁玥
近日,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加钗村毛道岭的五脚猪养殖场迎来一批新生命。“干这行都说,养好仔猪,等于成功了一半。”养殖场负责人、海南琼中大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韦秀芳放下其他事务,钻进猪栏,接生、养护,记录每头仔猪的性别、体重、系谱等关键信息。
这是韦秀芳的第二次创业。2008年,她开始养殖竹狸,一度成为资产破千万元的养殖龙头。创业受挫后,她重振旗鼓,于2020年购买33头种猪,探索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打造琼中五脚猪养殖场,建立五脚猪保种繁育基地,再度成为琼中养殖业领军人物,公司仔猪年出栏量突破1万头,累计以产业带动农户创收5040万元。
韦秀芳养殖的琼中五脚猪。通讯员 王丽娟 摄
养有“身份”的猪
小身体,长鼻子,背部、四肢长着乌黑油亮的鬃毛,这就是韦秀芳繁育的琼中五脚猪,学名叫“五指山猪”。“它们平时用嘴拱土觅食,看上去像长了五只脚,被农户称为五脚猪。”她说,地处五指山北麓的琼中,也有饲养五脚猪的历史,只是由于养殖成本高,愿意养的人渐渐少了。
2020年,韦秀芳更换创业赛道,经过考察,她决定“押宝”五脚猪。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五脚猪是适应当地气候的特色物种,养殖门槛较低;二是五脚猪作为海南省重要的地方畜禽种质资源,养殖前景好。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杨世华予以鼎力支持。“五脚猪不仅具有肉色鲜亮、弹硬度好、脂肪含量少等特点,且富含各类氨基酸,尤其是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他说,除了好吃,五脚猪在科研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养五脚猪有价值,更有意义。
经过半年的摸底调研,韦秀芳开始第二次创业。买来种猪后,她将原有的竹狸饲养区改造为猪栏,请来一名搭档,边喂养边摸索。第二年,存栏量突破200头,到第五年,小小的猪栏已扩建为容纳3000头猪的养殖场,“琼中五脚猪”成为拥有产业综合标准的绿色食品,在市场上小有名气。她牵头创立琼中五脚猪产业协会,通过建立五脚猪保种繁育基地、制定养殖标准、推广科学养殖技术等,推动琼中五脚猪产业发展。
今年6月,韦秀芳带着以琼中五脚猪为原材料制作的肉脯前往新加坡进行推介,获外商青睐。她正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办理出口需要的审批资质,为琼中五脚猪“出海”做准备。
在实践中摸索出养殖标准
在韦秀芳的办公室,显示屏不间断呈现养殖场猪栏、户外活动区、饲料搅拌区的实时监控画面。为预防非洲猪瘟,韦秀芳将养殖工作交给专人打理,专攻企业经营和市场开拓,但她对猪的关注丝毫不减。两年多的繁育经验,让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跑得欢不欢、吃得多不多”,借助监控画面就能初步判断。
养五脚猪头一年,因为请不起工人,她和搭档承担了养殖场所有的工作,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走进猪栏,一头头给猪检查身体,放它们去林中散步,再清理猪栏;中午赶猪回栏,喂饲料……剩下的时间,她还要处理银行贷款、办理审批手续,跑市场对接客户。忙得连轴转也就罢了,由于经验不足,事业也不见起色。
“第一批猪刚产崽时,母猪偷偷咬仔猪,存活率很低。”一时摸不着头脑,她去请教省里的畜牧专家,给院校的教授打电话咨询。有位老专家猜测,可能是因为缺微量元素。怎么办?韦秀芳和专家学者们商讨后,决定发挥自己懂草药的优势,找来五指毛桃根、鸭脚木、牛奶果、野桃花搅碎喂猪,仔猪的存活率明显提高,存栏量开始稳步增加。
“看似人人都能养,实则养好不容易。”韦秀芳说,五脚猪是一种爱散步的猪,光是赶猪进猪栏,就挺不容易的。有一次,她的搭档赶猪时离小猪近了点,被猪妈妈跑上来咬了一口,伤口直流血。
通过两年多的经验积累,韦秀芳摸索出一套生态养殖技术,制定了详细的养殖标准,包括饲料配比、饲养环境、疾病防控等方面,为科学养殖五脚猪提供了依据。她借助“协会+企业+高校+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带领107户养殖户、4家专业合作社和2家企业成功实现产业转型。
韦秀芳抱着刚出生不久的仔猪。受访者供图
建省级五指山猪保种场
养殖琼中五脚猪,让韦秀芳斩获诸多荣誉。她的办公室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奖杯、奖状、授牌。其中,最令她自豪的当数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省级五指山猪保种场(琼中)”的授牌。它标志着琼中饲养的五指山猪(五脚猪)在畜禽保种育种方面获得了行业认可。
研究显示,五脚猪具有抗逆性强、基因纯合、遗传稳定等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已获取五脚猪的分子影像资料,建立了肥胖模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等,并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展开人才交流培养和科研项目申报合作;与中国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携手,共同申请了与五脚猪相关的两个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
韦秀芳依托养殖场打造五脚猪保种繁育基地,为每一头猪做好系谱记录,定期开展基因测序,从养殖场走到实验室的猪,能为科研事业作出贡献。2024年,“海南琼中五脚猪科技小院”设在了海南琼中大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意味着会有学生到养殖场开展五脚猪养殖科研工作。对此,韦秀芳感到十分高兴,“我们将借助科研力量,继续做好疫病防控和保种工作”。
目前,她正带领企业打造琼中五脚猪无特定病原体猪(即SPF猪)育种繁育基地。“项目一旦建成,可繁育SPF猪5000头,满足当前SPF猪育种繁育基地消费市场的需求。”
从引进33头种猪,到养殖3000头五脚猪,再到建设保种繁育基地,韦秀芳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