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助农商城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乡村典型

海南周刊丨三亚木瓜种植户汪斌才:解锁好瓜密码

   来源:海南日报   时间:2025-09-22 10:03:51

编者按

秋分前后的海南,孕育着丰收的喜悦,三亚的木瓜树挂满硕果,琼海的精品水稻开镰收割,昌江的红心蜜柚装车销往岛外。广袤的田野上,植保无人机、收割机等“神器”各显神通,农机长挥洒汗水,追赶时代浪潮。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本期《海南周刊》封面从人物角度带您一览琼岛“丰”景!

■ 文/图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杰

近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位于三亚市育才生态区的一个木瓜种植基地,只见一棵棵木瓜树硕果累累。小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果香味,眼前一派丰收景象。

在基地一侧,工人们正忙着给刚采摘的新鲜木瓜称重、打包,一箱箱鲜美的木瓜将从这里出发,销往全国各地。

该种植基地的经营者名叫汪斌才,已在三亚种木瓜十余载,是三亚市木瓜协会的会长。“我们的木瓜十分畅销,不少还没成熟就已经被商家预订了,供不应求。”汪斌才喜笑颜开。

木瓜种植基地里的木瓜树挂满了果实。

在杭州被三亚木瓜“圈粉”

其实,以前汪斌才并不懂种木瓜,而是水果销售领域的行家。

时间回到2006年,汪斌才从老家江西前往浙江杭州,在当地水果批发市场租下一个档口,批发和销售各类水果。彼时,他发现有一款水果特别受欢迎,经常脱销,那便是来自海南三亚的木瓜。

“三亚木瓜的甜度、口感以及外观,都是一流的。”汪斌才认为,有需求就有商机,所以萌生了去海南做木瓜生意的想法。

2007年,汪斌才只身来到海口,干起了批发和销售三亚木瓜的生意。约一年后,一次机缘巧合,让他南下三亚开始接触木瓜种植。

“当时受台风等不利天气影响,一位朋友在三亚种的72亩木瓜遭受损失,想对外转让种植基地。得知消息后,我很感兴趣,以一万元一亩的价格盘下了这个木瓜种植基地。”汪斌才介绍,基地位于三亚凤凰国际机场附近,交通便利。

那一年,凭借悉心管理和原有的销售渠道,木瓜种植基地为汪斌才带来了100多万元的收益,这是他种木瓜挖到的“第一桶金”,增加了他从事木瓜种植的决心和信心。

2010年,汪斌才把木瓜种植规模扩大至300亩,开始全身心投入木瓜种植事业。

为何如此看好三亚木瓜的“钱”景?汪斌才解释,三亚地处北纬18度,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全年平均气温25℃,日照时间长,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成就了三亚木瓜的优良品质。“国内大部分产区木瓜上市时间约为6月至11月,三亚木瓜上市时间约为11月至次年5月,这是我们利用‘时间差’抢占市场的好时机。”

边做边学,迅速成长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汪斌才种植木瓜也曾遭遇挫折。

比如2012年,他的木瓜种植基地遭受花叶病的冲击,九成木瓜树染病,产量大幅减少,亏损巨大。

“当时很心痛,但一味伤心也没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不久后,汪斌才调整心情重新上阵,吸取此前的教训,他决定开辟一块新的果园。

2013年,汪斌才在三亚天涯区红塘湾区域承包了50亩土地,重新开始种植木瓜。“这次我找了一块离市区较远的土地,重点加强对花叶病的防治,管理更加精准细致。”

“为了让消费者尝到口感更丝滑、甜度更高的三亚木瓜,我们采用集成技术,探索绿色种植、智慧种植。”汪斌才介绍,木瓜树苗长至半米高时,他会安排工人掰弯植株,以让果树更抗风,同时采用无人机施药,提高效率和精准度。

通过优化田间管理、提升木瓜品质,汪斌才的木瓜种植事业蒸蒸日上。2018年,其木瓜种植面积为700亩,年产量约700万斤;2021年,种植规模扩大到了1000亩,年产量近1000万斤;2023年,汪斌才更是将木瓜种植规模扩大到了1700多亩,成为三亚的木瓜种植大户。

与此同时,找汪斌才采购木瓜的果商越来越多,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百果园等果业龙头企业。

“以前我种木瓜,基本上都是收购商来田间地头谈价格,然后现场下单,价格随市场波动较大。”汪斌才说,近几年,他们开始尝试采用“订单式”销售模式,根据当年市场行情提前和企业签订协议,商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这样既保障了双方的权益,也可以让种植户全身心投入基地管理。

如今,汪斌才种植的木瓜往往还没有正式上市,就已被果商预订一空,十分畅销。

汪斌才展示他种的木瓜。

美味密码:1358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传统木瓜品种在产量、抗病性、品质等方面逐渐处于劣势,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如何实现产业升级,汪斌才把良种作为破局的第一把钥匙。“我2021年尝试种植了30亩‘中热1号’木瓜,发现效果很不错,亩产量近两万斤,带来了近120万元的纯收益。”

据介绍,“中热1号”木瓜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具有结果早、丰产、高抗花叶病、适应性强等特点,属于高档水果类型。

2023年,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木瓜种植行业摸爬滚打十余载的汪斌才,牵头成立了三亚市木瓜协会。他成功当选会长,汇集多方力量推动三亚木瓜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我们协会在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达成共识,以500万元获得‘中热1号’木瓜品种5年独家授权,在三亚本土推广种植,推动品种改良和产业升级。”汪斌才介绍,目前三亚木瓜种植面积共4000多亩,有九成都在种“中热一号”。

“我们还制定了‘1358’三亚木瓜标准体系,其中‘13’是指果肉甜度要达到13度,‘5’是指果实表皮要有明显的5道黄,‘8’就是比传统品种的木瓜在树上多挂果8天以上,实现‘树上熟’。”汪斌才说。

木瓜不耐储存,容易变质,市面上卖的一些木瓜是未熟就采摘的。“按标准种植的三亚木瓜,是在树上成熟后才采摘,此时的口感最佳,如果能第一时间送到消费者手上,就是新鲜好吃的木瓜。”汪斌才说。

据了解,三亚木瓜的产业链还在不断延伸,目前三亚市木瓜协会已经开发了木瓜酱菜、木瓜原浆、木瓜冷饮等10多种深加工产品,计划陆续推向市场。

“经过各方努力,‘三亚木瓜’这一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相信未来三亚木瓜产业的发展前景会更广阔。”汪斌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