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巴士’开到哪里,哪里就是演播室。”本期节目“营商巴士”前往海南省定安县,聚焦糟粕醋产业升级之路,面对土地调规、资金短缺、审批办证三大难题,看政企民如何携手,让海南味道从地方小吃迈向现代产业。
2021年,林冠与文昌市铺前三婆糟粕醋品牌第四代传承人李肖云一拍即合,为更好发展“铺前三婆”糟粕醋,走出文昌铺前镇,落户定安山地村建厂办企业。一期占地3亩多,日产糟粕醋10吨。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到2024年初,一期厂区产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扩建、增加产能成为企业迈向更高发展面临的问题。
这碗糟粕醋,承载着海南人民的味蕾乡愁。铺前三婆糟粕醋作为其中的代表,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步步为营》节目组走进定安县雷鸣镇,邀请到各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代表和村民,为守护与传承这份海南味道合力攻坚。
扩建首先面临的就是用地难题。企业看中了距离一期工厂两公里的一块闲置学校场地,其规划用途为教育用地,需调整为工业用地才能符合报规报建需求。
舒衡标
定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村庄规划的调整由镇政府向县政府申请启动,经过规划编制、征求意见、专家评审、村民委员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等多个环节,最后报县政府审批,且前后都要进行公示。结合乡村振兴产业用地需求,按集体土地村办企业模式报规报建。我们收到申请后高度重视,安排专人一对一指导,帮助准备用地红线、项目背景材料等。”
山地村驻村书记罗运海也迅速行动,向村民宣讲调规建设二期工厂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但起初村民顾虑重重,担心车辆进出压坏马路、企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建厂对自身好处不明确等问题。为了解决村民的顾虑,罗运海带领团队挨家挨户讲解政策,最终得到了村民的同意。
罗运海
定安县雷鸣镇山地村驻村书记
“企业会严格按照工业用地标准建设厂房,做好环保工作,达到规定排放标准;厂房按现代化、自动化工业厂房降噪标准建设;我们会根据建厂的需要拓宽道路,增加压速带、人行道。同时,村集体牵头并且入股固定收益,村民可以务工就业,权益是得到保障的。”
解决了用地问题,资金成了新的瓶颈。二期厂房规划更大,设备要智能化,企业个人资金有限,导致市场供应不足。定安县农业农村局接到企业诉求后,积极对接,发现企业符合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条件,便指导企业准备申报材料。
王文华
定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企业需经县农业农村局初审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核,再向省农业厅申报,经专家评估审核、网上公示无异议后,颁发牌匾和证书予以认定。按照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规划,我们安排了产业资金、衔接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厂房建设,包括设备投入、研发投入。”
企业在办理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时仍存在困难。定安县营商环境建设局立即启动“帮办代办+全程跟踪”机制,组建服务团队,一对一指导,从图纸审核到材料填报提前介入把关,还提供延时服务,加班加点为企业审核材料,让项目早日落地。
当生产环节的瓶颈逐一打通,如何让这份承载乡愁的海南味道香飘更远?定安县农业农村局对接省厅制定相关标准,将铺前糟粕醋列入推广名录,联合电商平台和主播进行推广。定安县科工信局则从品牌升级、渠道拓展、展会推广三个维度发力,帮助企业设计特色包装、申请“地理标志产品”,组织参加国际顶级食品展会,对接直播和短视频平台,让糟粕醋在年轻群体中刷屏出圈。
林冠与“三婆糟粕醋”的蜕变之路,正是海南践行“店小二”精神、服务市场主体的一个鲜活写照。优化营商环境,从来不是空谈,它融入在为“小作坊”破局用地瓶颈的奔波中,在为“新工厂”注入发展动能的资金支持里,更在为海南味道开拓广阔天地的每一次铺路搭桥上。政企间的双向奔赴,让企业敢扎根、能创新、愿深耕。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今晚播出的《步步为营》。
《步步为营》
糟粕醋升级记(上)
将于8月29日(周五)19:30播出
敬请收看
《步步为营》是一档政企民对话沟通的节目,以推动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治理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立足企业、群众遇到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搭设百姓、企业与政府面对面解决问题的交流平台,推动共治、共建、共享的营商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