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为期三个半月的
南海伏季休渔期
正式结束
观仪式、享渔趣、吃鱼鲜
……
海南迎接开渔
并不是渔民“独乐乐”
而是全民“众乐乐”
本期《向往的渔村·开渔特别篇》
为你送上一份开渔打卡清单
一起去看看海南开渔
玩出了哪些新花样
01
观仪式
开渔是一场仪式
更承载着展示和传承
海洋文化的功能
从琼海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
到临高唱响渔家民歌 “哩哩美”
又或是各地渔民
给渔船插红旗、绑红花
第三届临高县开渔文化节“万人同唱哩哩美,齐心共创自贸港”活动。南海网拍客专栏摄影师 蒋聚荣 摄
渔民把对海洋的尊重
对渔业丰收的祈愿
凝聚在这些传承下来的民俗上
在开渔的
鞭炮声、号角声、锣鼓声中
奔赴海洋
开启新一轮耕海牧渔征程
三亚近1000艘渔船蓄势待发。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02
享渔趣
随着海南各市县
开渔仪式和配套活动
不断丰富升级
开渔逐渐被打造为
一个专属节日
成为全民均可参与的
文旅盛宴
在海口西海岸
荣山寮开渔季开幕当天
1.66万人涌入这个百年渔村
吃长桌宴、逛渔村市集
跳打柴舞、参与“摸鱼行动”
从白天延续到夜晚
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
渔村的热烈与浪漫
8月16日,海口荣山寮开渔季活动开幕。记者 刘孙谋 摄
海口荣山寮开渔季,市民游客参与“摸鱼行动”。记者 刘孙谋 摄
海口荣山寮开渔季,市民游客体验长桌宴。记者 刘孙谋 摄
在三亚崖州中心渔港
三亚开渔节
涵盖10余项主题体验
市民游客可以上手做非遗鱼拓
还可以体验VR海钓等
全身心投入
这场海洋文化嘉年华
三亚开渔节,小朋友参加鱼拓活动。记者 利声富 摄
三亚开渔节,市民游客体验VR海钓。记者 利声富 摄
在琼海潭门镇渔民广场
第十一届琼海潭门赶海季火热开幕
市民游客可以跟着渔民去赶海
吃潭门生猛海鲜长桌宴
近距离看渔民“炫技”
“织网竞速”“巧夹海螺”等
琼海潭门赶海季的拔河比赛。记者 苏桂除 摄
开渔正从渔民走向全民
以休闲渔业的方式
助力传统渔业转型升级
让更多的渔民吃上了旅游饭
成为海南海洋渔业
“往岸上走、往深海走、
往休闲渔业走”的生动实践
海口荣山寮开渔季活动中,渔船朝着大海出发。记者 刘孙谋 摄
03
买鱼鲜
秋天的第一网海鲜
也随着渔船的归港
火速安排上了
在海口新埠岛三联社区渔港码头
不少“老饕”早早来此等待
只为抢购第一批新鲜上岸的渔获
鲳鱼、马鲛鱼、泥猛鱼、金鼓鱼……
8月18日,海口新埠岛三联社区渔港码头第一批渔获新鲜上岸。记者 易帆 摄
在海口荣山寮
凌晨鱼市好不热闹
前来买鱼的人们
把摊位围得水泄不通
分拣、过秤、交易的吆喝声
此起彼伏
这是属于荣山寮
最鲜活的烟火
8月21日,海口荣山寮凌晨鱼市,顾客将摊位围得水泄不通。记者 颜乐驰 摄
在三亚崖州中心渔港
鱿鱼、带鱼、马鲛鱼
石斑鱼、海鳗等
经济价值较高的渔获上岸
码头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再现浓郁的渔家烟火
8月22日,三亚崖州中心渔港,渔民在整理渔获。记者 沙晓峰 摄
在文昌铺前镇
从日出到傍晚时分
一艘艘渔船满载而归
新鲜的渔获被搬上岸
马鲛鱼、海虾、螃蟹等琳琅满目
8月20日,文昌铺前镇正在晾晒中的渔获。记者 曹志 摄
在昌江海尾码头
首批渔船满载着大海的馈赠归来
沙丁鱼、对虾、海鲤
兰花蟹、扇贝……
8月20日,昌江海尾码头今年首批渔获上岸。记者 鲁启兰 摄
从千帆启航到渔获满舱
海南各地的渔港码头
在养精蓄锐三个半月后
焕发新的生机
8月20日,海口烈楼港的渔民正在整理渔网。记者 刘孙谋 摄
8月20日,儋州白马井中心渔港热闹非凡,渔民们将新鲜渔获搬运上岸进行交易。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摄
8月20日,渔民在琼海潭门港装卸海鱼。海南日报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你吃上秋天的第一顿海鲜了吗?
来评论区说说
你最馋哪一道海鲜?
向海洋挺进、向深海挺进、向海洋强省挺进,推动建设“一带一路”,既是海南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战略使命。海南岛拥有1900多公里海岸线,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几千年来,这个热带岛屿上积累了丰厚的海洋文化底蕴,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联合海南发布以“海洋历史文化”为主题,推出栏目《向往的渔村》,讲述海南渔乡故事,解锁深蓝宝藏,演绎海南海洋文化在传承中蓬勃发展的生动篇章。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联合海南发布出品
监制:林莹、李灏
策划:叶晨曲
值班主任:肖秀燕
海报设计:梁语峥
海报摄影:刘孙谋、曹志、利声富、蒙钟德
记者:易帆、颜乐驰、鲁启兰、沙晓峰、苏桂除、刘孙谋、曹志、利声富
文案/编辑:陈丹丹
内容审核:林英翠
部分资料来源:海南日报、中共海口市秀英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