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任桐
一缕青烟香炉起,千年幽韵沉香回。
沉香,获誉千年“众香之首”,从皇室专属到百姓珍藏,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千年间,它既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雅致符号,更蕴含着丰富且独特的养生智慧。
自2020年流转这片占地2.14万亩的沉香种植基地,至今已种植沉香6700多亩,其中4万余株沉香已可采香,36万多株已经结香。记者 郑光平 摄
在古人称之为海南沉香最佳出产区之一的黎母山东峒区域——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记者沿山路蜿蜒行进,眼前一座座青山间,一株株沉香树整齐排列,这里就是海南大观沉香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观沉香”)琼中基地。
占地2.14万亩的沉香种植基地。记者 郑光平 摄
自2020年流转这片占地2.14万亩的沉香种植基地,至今已种植沉香6700多亩,其中4万余株沉香已可采香,36万多株已经结香。
“我们计划在琼中‘自建基地+带动农民’,实现10万亩沉香种植规模。”海南大观沉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杨子文说。
坐拥黎母山东峒的传奇,以及得天独厚的环境
10万亩沉香种植基地,为什么落地琼中?
一段关于“黎母山东峒”的传奇与历史,让琼中人特别自信和自豪。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南宋蔡涤的佳句,为海南沉香的美誉度一锤定音:“占城(越南)不若真腊(柬埔寨),真腊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
工人正在对沉香进行加工。记者 郑光平 摄
“古代的黎母山东峒,按现代地理学分析,大致位于琼中及周边地区。”杨子文介绍:“一句‘冠绝天下’就能看出黎母山东峒沉香的品质,这里产的沉香可谓沉香中的极品。这也是我们选择在琼中建设超万亩连片沉香种植基地的原因之一。”
古籍寻根只是其中一部分,琼中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千年来沉香在此茁壮生长的更重要原因。
从气候及自然条件来看,琼中及周边地区春旱夏雨秋末阴,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独特的风情。年平均气温维持在22.5℃,年均降水量高达2444毫米,相对湿度在80-88%之间,加之43.82%的森林覆盖率,无疑为喜湿喜阳的沉香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海南大观沉香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沉香资源圃。记者 郑光平
据了解,海南各地均有沉香种植。截至2025年7月,海南省沉香种植面积约为14万亩,计划到2030年扩展至18万亩。
琼中林业局局长盘志强表示:“琼中境内群山环抱,林地资源丰富,因此10万亩沉香种植,客观上是可以实现的。加之近年来,农户槟榔转产后,对沉香种植积极性非常高,主观意识强,也是加速琼中沉香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据悉,近年来,琼中高度重视沉香产业发展,全县种植沉香200亩以上企业共7家,总种植面积达2.2万亩。此外,琼中沉香加工产业同步发展,加工厂基本建设完成,即将投产;沉香森林康养小镇、主题文化景区正起步建设……
良种研发、提升结香技术……琼中沉香实现科学化种植
10万亩的沉香产业园?计划怎么建?
盘志强介绍:“项目要分期建设,首先就是大观沉香流转的2.14万亩林地,作为其自有的种植基地,种植超200万株沉香树。之后,先带动琼中湾岭镇一带农户种植沉香树,再逐渐扩展到琼中各乡镇,扩展到全省有条件的地区,计划带动农户种植8万亩左右。”
而这一系列布局开展的前提,是如何实现科学化种植。
在大观沉香种植基地,满山的沉香树在阳光下尽情舒展着枝叶。杨子文满是欣慰,“2021年,我们在这片基地种下首株沉香树。至今四年间,公司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技术力量,已完成6700多亩,近百万株的‘热科5号’‘热科6号’等沉香优秀品种及配套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高效结香技术的示范性种植。同时配套建设总面积共100亩的沉香良种育苗圃,实现年育苗能力达到100万株以上。”
大观沉香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技术力量,已完成6700多亩,近百万株的“热科5号”“热科6号”等沉香优秀品种及配套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高效结香技术的示范性种植。记者 郑光平 摄
此外,大观沉香与海南大学合作建立了海南琼中沉香科技小院,采用“田间实验室”模式,解决了沉香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促进了规模化种植和结香技术的提升。
杨子文介绍:“经过多年摸索,公司已形成专利技术——仿自然结香造香法,通过仿照自然环境,通过物理损伤,使沉香自然结香。我们的沉香可以达到3年可结香,5年可采香。为了保证质量,我们目前是6年再进行采香。”
随着种植、结香技术日益稳定,在县林业局扶持下,以大观沉香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开始带动更多人种沉香。2022年,大观沉香在湾岭镇进行试点,发动农户种植3000株沉香,同时,推出“两免两保”政策,即企业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保证每棵树的结香量、保证底价收购。
第二、第三产业链条延伸 琼中沉香焕发新活力
规模化种植只是第一步,关于琼中沉香产业的链条也正在不断延伸。
2024年,一款由大观沉香公司与国家图书馆共同研发的文创产品——沉香山子龙纹盘香面市,并荣获2024中阿香会最高奖——白玉兰奖。这款灵感来源于苏轼《沉香山子赋》的产品,将沉香产品与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契合。
而这,只是琼中沉香产品创新发展的开始。
大观沉香琼中基地。记者 郑光平 摄
“说起沉香,许多人对它的认识还局限于文玩、熏香,而且一提到就觉得很贵。”杨子文说,“其实,沉香还有很多用途,比如它特有的安神助眠功效。它有潜力下沉到庞大的保健品和日化品市场,用作洗发水、牙膏、挂件、煮茶泡酒、开发新药。”
据悉,琼中沉香加工厂已在湾岭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完成建设,即将投产。
“当前琼中沉香企业依然将沉香发往广东电白进行加工,而有了这个沉香加工厂,琼中全县的沉香都可以实现在本地进行加工生产。”盘志强表示。
“2024年,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推出了涵盖医药、健康养生、宗教、日化和工艺收藏等不同业态的沉香产品100余款。通过线上销售的模式,大观沉香年销售额已达3000多万元,相信未来随着产业和市场的发展,销售额将逐年提升。”杨子文说。
与此同时,琼中沉香不断探索“沉香+”发展模式,提升沉香附加值。
在大观沉香种植基地,一片土地正在平整中,据悉,这是即将开工兴建的沉香森林康养小镇项目,该项目内容,已被列入“国家森林康养项目重点建设单位”;不仅如此,一个以沉香文化为主题的5A级景区也是规划蓝图中的一部分。按照规划内容,沉香博物馆、云上香岭、天香阁、香林五园、香林寻踪等沉浸式项目即将集中亮相该景区。
杨子文表示,作为海南沉香企业,公司将以沉香为“纲”,纲举目张,推进沉香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让沉香在跨越千年时光长河后,焕发出新的活力。
跨越千年,沉香以木质为骨,以岁月为魂,在时光的长河里淬炼一段段香事。如今,这缕穿越时空的幽香,正以“沉香+”的全新“身份”,在现代生活中续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