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助农商城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资讯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调研红海村“三色产业”发展模式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5-07-12 20:23:15

“薪火相传,青春领航”:“党建红”引领“产业兴”

——海师马院师生调研红海村"三色产业"发展模式

为深入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悟乡村发展活力,2025年7月8日,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相传·青春领航”调研团队在霍知节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文昌市龙楼镇红海村,聚焦“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主题,用青春脚步丈量乡村热土,探寻这座村庄如何以“蓝色海洋、银色航天、金色民宿”的三色产业密码,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让共同富裕的种子在乡土间生根结果。

调研团队与群庄村村干部合影

深耕“蓝色经济”,绘就“渔旅融合乡村振兴”画卷

红海村符书记介绍,近年来依托10公里优质海岸线和近海养殖区,红海村探索出特色养殖加生态旅游双轮驱动模式,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养殖产业方面,村集体重点发展东星斑、东风螺等高附加值品种,带动村民参与“蓝色产业”共同致富。同时,通过打造“渔家民宿”“赶海”等特色项目,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体验,使村集体收入大大提高。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到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现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一副“产业新、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红海村徐徐展开。未来,该村将充分发挥海洋科技优势,以蓝色经济为引擎,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调研团队认真听取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银色航天经济,开辟乡村振兴的星辰征途

符书记深情讲述,红海村创新产业模式,打造“航天+文旅”银色经济。每当长征火箭划破苍穹,村里的海景民宿屋顶便化身为“最佳观礼平台”,通过精心策划“航天文化体验周”,让游客参与沉浸式感受航天科技魅力,带动村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35%,实现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调研团队在村中看到航天壁画与太空育种田相映成趣,渔民借助卫星等技术优化捕捞,村民的太空果蔬在院里开花结果。“星际农业”成为新亮点,红海村从传统的“靠海吃海”转化为“问天要效益”的新篇章。

金色民宿产业,叩开红海村的“星空庭院”致富经门

符书记说:“当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当村庄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家园,这就是最坚实的保障。”“民宿+航天”就是他们独特的乡村振兴路,村党支部创新推行“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模式,整合了23处闲置民房和集体用地,引入专业文旅企业打造差异化民宿集群。12栋风格各异的“星空民宿”,136间主题客房将航天元素与渔家风情完美融合。在“渔家乐”升级改造中,村民以房屋入股享受分红,年轻人返乡创业开设航天文创店,形成了“企业运营+村民参与+集体受益”的良性循环。

在红海村,清晨的渔船与深夜的观星望远镜同样忙碌,传统渔业的“蓝色经济”和航天文旅的“银色经济”正在这片热土上奏响乡村振兴的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