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日报讯(记者 黄世烽)近几年,三亚通过建立健全黎锦技艺保护发展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不断拓宽宣传销售渠道等举措,成功打造以三亚黎响服饰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推广黎锦产品的企业典型,为下一步推进黎锦市场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传承过程中,传统黎锦纺染织绣技艺曾一度处于濒危状态。2009年,黎锦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月11日,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到三亚开展推动黎锦市场化发展调研时提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海南黎族文化的精髓,要准确把握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内涵,在正确使用的基础上做好传承发展;要坚持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探索建立黎锦市场化设计和创新联盟,加强原创性设计和创新性转化,持续擦亮非遗文化品牌;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支专业化传承人才队伍;要创新宣传推广模式,畅通黎锦市场“最后一公里”,推动黎锦向市场化、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符秀容带队调研,副市长张长丰参加。
海南周刊|海南黎锦:锦绣纹样吉祥意
黎锦人形纹。
黎锦人形纹。
最常用三种黎锦纹样: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
黎族传统织锦刺绣纹样原始拙朴。黎族妇女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黎锦织绣艺术图案,十分强烈地反映了黎族人民对生活、生产和大自然的热爱。
据统计,黎锦织物上的图案共有160多种,归纳起来可分为六种类型纹样:第一类是人形纹,第二类是动物纹,第三类是植物纹,第四类是日常生活工具纹,第五类是直线、平行线、曲线、方形、菱形、三角形等组成的几何纹样,第六类是汉文字所组成的花纹图案。其中,前三类是黎族妇女最常用的图案。从色调和构思上看,她们不只是单纯地模拟自然景物进行设计,而是通过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种设计技巧,进一步加深了图案的抽象化。黎族织锦的构图,主要由母体图案组成,母体图案多以人形纹为主,动物纹、植物纹以及其他纹样在母体图案之中。
黎族五大方言(哈、杞、润、美孚、赛)区的传统服饰,在历史上曾是区分不同血缘集团和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与黎族的族源、信仰、婚姻、家庭等因素密切相关。黎锦图案除了具有某些共性外,各方言区的服饰图案、纹样有很大的差异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黎锦艺术作品。
黎锦植物纹。
黎锦动物纹。
博物馆中的龙被纹样:大多寓意吉祥、喜庆、平安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龙被是黎锦中的精品,集黎族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于一身,是黎族、汉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龙被上的纹饰以龙凤呈祥、鱼跃龙门、双龙戏珠、双龙拱寿图、黄龙升天图等寓意吉祥图案为主。
其中,明双凤朝阳双狮戏球图三联幅龙被,是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馆藏的二级文物。该龙被质地为棉,高188厘米,宽127厘米,共由三幅黎锦组成。整幅龙被构图饱满、色彩艳丽,色调金碧辉煌,以藏青色为底,金橙色为绣线,将冷暖色系调和得恰如其分。
这幅明双凤朝阳双狮戏球图三联幅龙被,上下左右对称,上下边框是黎族传统花草纹;主体图案的四周是喜鹊登梅、花瓶中插着怒放的梅花和盛开的牡丹、荷花等花草。龙被上有双凤朝阳、双龙升天、双狮戏球、仙鹤、鲤鱼跳龙门、喜鹊登梅、花瓶、莲花、牡丹、卷草、祥云等图案,都是我国传统寓意吉祥、喜庆、平安的图案。这幅龙被在色彩运用方面的美学价值颇高,玄、褐、青、黄、白五色搭配恰当、色调和谐,图案虽饱满却并不显得拥挤。
以人形纹为代表的明末清初黎族人形纹五联龙被(也称 “大被”),是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馆藏的一级文物。其质地为棉及木棉,高172厘米,宽100厘米,由五幅连缀而成。其底布为棉本色,中间一幅宽约17厘米的本色底布,用蓝色、褐色、黄色棉线编织人形纹、水波纹、几何纹、鸟纹、卍字纹等图案。以此幅为中线,其余四幅分别两两对称在其两侧。人形纹图案作为主体是分别对立、相对称的,间有鸟纹、几何纹,颜色搭配明暗对比和谐。这是传统黎锦“大被”,主要用于举行宗教祭祀或丧事时自中间悬挂。此类龙被是黎族哈方言抱怀人织造和使用的。
明双凤朝阳双狮戏球图三联幅龙被。
可作为孩子吊兜、背带的絣染筒裙(左边女孩用,右边男孩用)。本文配图均为资料图
筒裙背带中的纹样:寄寓长辈对孩子的美好祝福
黎族美孚方言区妇女制作的包裹婴儿的絣染筒裙,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黎锦织品。
黎族美孚方言区家庭无论是嫁女儿还是娶媳妇,都有送絣染筒裙的习俗。娶儿媳时,婆婆会送给儿媳两条絣染筒裙,一条叫“旁嘎”,一条叫“旁利”;女子出嫁时,陪嫁品中也有这样两条絣染筒裙。
出生四五天后,男孩就用“旁嘎”絣染筒裙作为包裹的吊兜,女孩就用“旁利”絣染筒裙作为包裹的吊兜。这种絣染筒裙可以吊起来作为摇篮使用,大人边摇边唱摇篮曲哄婴儿甜甜入睡。等孩子长到四五个月后,大人可将这种筒裙单肩斜挎,再将孩子放入其中,让筒裙成为背带,起到承托的作用。
“旁嘎”和“旁利”的主体纹饰,都是以菱形格为边框的二方连续纹样结构,菱形边框内纹样各不相同。连续不断的黎锦菱形图案,代表了长辈对孩子生命力旺盛的美好祝福。菱形边框内的主要纹样,也寄寓了人们对孩子的美好祈愿。用于女孩的筒裙背带上,细长的菱形纹中有各式各样的人形纹,有的似舞蹈,有的似叉腰,造型生动活泼。在菱形纹之间的三角形区域内,也有造型各异的人形纹样。用于男孩的筒裙背带上,菱形纹内图案更为复杂,有人骑鹿纹、保护神纹、抬轿子纹、狩猎纹,分别寄寓了希望孩子生活富足、健康平安、事业顺利、团结有力量的美好愿望。
(作者系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