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1月17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 文/图)驱车从海文大桥上的便道进入北港岛,眼前是干净平整的环岛公路,硬化水泥路通向岛上各村民的家。这里有多家农家乐,有民宿,还有不少自驾到此游玩、赶海的游客。11月16日下午,海口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组织了多家社会组织走进海口市美兰区北港岛,研习北港岛如何从传统渔村发展为吃上“文旅饭”的网红打卡地,以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图为参加研学活动的社会组织代表在北港岛参与“净滩”行动
当天,来自海口市琼山区社会工作者协会、海口市秀英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海口市友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部分街道社工站等多家社会组织人员来到北港村,首先跟随村干部一起搭乘村里的旅游观光车沿着环岛公路绕行一周参观北港岛风貌,随后参观了北港村村史馆。
图为参加研学活动的社会组织代表人员合影
“一场地震让北港岛与陆地隔开,村民们长期以来倚靠船进出岛,建房、上学、买卖渔获都不方便,村里也一直以来都是依靠出海捕鱼为主要生计,如今,在政府支持下,我们岛上居民有了便道直通海文大桥,出行便捷起来。”北港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陈奕存介绍村里近年来的变化时难掩喜悦。随着引入第三方机构挖掘北港岛的渔业文化和赶海历史,提出了以生态赶海构建文明渔村的发展理念,加上岛上各类设施的逐步完善,北港岛逐渐成为吸引市民旅客来打卡的地方。
图为北港岛观光车载客绕岛参观
陈奕存说,去年国庆期间,慕“赶海”之名,来北港岛的游客一度出现大排长龙的情况,整个假期有上万名游客来到岛上,车辆停放困难,农家乐、民宿爆满,给岛上居民带来“幸福的烦恼”。
“目前我们北港岛有6家民宿,2家规模较大的农家乐,还有一些居民也在筹划办理民宿和农家乐,这里退潮时还可以体验赶海,我们还在岛上分散建了3处公共卫生间,停车位也筹划了数百个。”陈奕存说,岛上具备了一定的接待能力,不少村民还摆起了特色小吃摊增收。此外,第三方机构也在整体筹划北港岛的游玩业态。
图为社会组织代表参与分享座谈会
参观之后,社会组织代表们与北港村干部、第三方机构人员进行了交流分享座谈会。会上,有社会组织代表就北港岛的渔业、生态文化挖掘进行提问和建议,还有社会组织代表从自身志愿服务经验的角度出发,建议北港岛可以尝试在节假日客流量多的时候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为旅客提供咨询、引导、维护秩序,提升游玩体验。
图为社会组织代表在参观北港村村史馆
座谈会上,社会组织代表还就北港岛通过公众号分享赶海故事吸引客流方面进行了讨论,有的建议增加游客在公众号内容上的参与度,分享各自的赶海、游玩体验。
“此次实地走访研学,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北港岛的乡村振兴工作,他们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方式,积极利用特色的自然环境优势和渔业文化,发展文旅业态,这对我们今后参与乡村振兴工作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海口市琼山区滨江街道社工站站长莫秋菊说。
“组织这样的研学活动,就是希望我们更多社会组织发挥其公益性优势,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大潮,将研学经验结合自身的服务特长,投入乡村振兴中去。”海口市民政局社会组织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黄大辉说。
图为参加研学的社会组织人员与游客一起体验北港岛赶海
“耕读习作”乡村振兴支持计划由海口市民政局指导,海口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主办,旨在搭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多元参与、多方联动的乡村振兴体系,共同探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