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助农商城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产业发展

海口琼山区三门坡镇下田下村:继承“红色少年连” 发展产业共致富

   来源:海口日报   时间:2021-07-14 15:05:00

  7月13日,在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东南部的新德村委会下田下村,村道整洁,两边林立着不少别墅。这里距三门坡镇政府5公里,距文昌市东路镇10公里,交通便捷。说起“红色娘子军”,早已妇孺皆知。然而“红色少年连”却知之者少。70多年前,日寇猖獗之时,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村落,诞生了一支英雄的红色少年连。这群海岛少年手中紧握复仇枪支,利用年少不起眼的便利,屡屡痛击日寇。

  7月13日,62岁的下田下村村民吴坤勇介绍他的堂哥吴之曾居住过的老房子。海口日报记者 康登淋 摄

  “红色少年连”是在时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兼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琼崖纵队前身)总队长冯白驹同志的直接指导下,于1941年11月7日在海南岛琼山县树德乡(现为三门坡镇新德下田下村)成立的。红色少年连有战士126名,年龄大都在13至16岁。在“红色少年连”成立后的3年中,革命火种迅速壮大。

  村中62岁的村民吴坤勇告诉记者,他的堂哥吴之,曾是“红色少年连”的成员,任“少年连”文书一职。在1942年—1943年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期间,少年连袭击敌人据点和行军中的敌人56次,成功率达80%以上,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使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

  少年连比较有名的一次战斗是才坡之战。当时日军在才坡扩张据点,少年连接到任务后,连长张积成率12名小战士,化装成民工混入日军据点。他们充分发挥英勇才智,取得了击毙日军7人的胜利,缴获机枪1挺,步枪10支。

  如今,在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下田下村、 海南“红色少年连”成立旧址的村庄里,许多村民依然带着荣光,为过去红色少年连的英勇而骄傲。下田下村的村小组组长吴清德告诉记者,红色革命历史激励大家勤劳拼搏,村民发展多种产业,同奔致富路。当前,该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橡胶、胡椒、槟榔、水稻、沙姜等种植业,建有荔枝种植示范基地、胡椒种植示范基地等,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人均收入达到11200元。目前,全村形成环村路,建设巷道2500米,绿化面积600平方米,共有5个村民休闲点,还建设改造了村中水井,硬化村道、挡土墙、村务宣传栏等基础设施,一举改变了过去资源匮乏、村容村貌差、基础设施薄弱的落后局面。

  新时代谋求新发展,当前,该村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村民的集资改造,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村庄。未来,下田下村将努力打造成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题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