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助农商城
您当前位置:首页> 典型 >  人物榜

海南周刊 | 主理人卓齐辉:山海繁花作诗意

   来源:海南日报   时间:2025-10-27 10:24:29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博新

10月24日下午,台风“风神”过后的万宁乌场港一带,天空灰蒙蒙的。港口一旁山海和蟹餐厅民宿的花园里,主理人卓齐辉正在打理盆栽,虽然地上有些残枝,但仍可看出花草错落有致的格局。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山海和蟹凭借高颜值和特色菜肴等广受关注,还一度上了央视。这家餐厅民宿是如何诞生的,其运营有何独到之处,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进行了采访。

山海和蟹餐厅民宿的院子。通讯员陈先哲摄

回乡养蟹护海

卓齐辉是山海和蟹餐厅民宿的创始人,和乐蟹是万宁的特色物产,但他与和乐蟹发生紧密联系,始于十多年前。

200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他,远赴南美洲苏里南做贸易。在异国他乡的3年里,他一直十分关注家乡万宁的动态消息。

2012年,卓齐辉回国后,和同伴一起成立了一家名为“和乐蟹保育中心”的社会机构。“我们当时就想做本底调查,告诉大家小海的真实状况,呼吁大家保护生态,不要过度捕捞、乱倒垃圾。”

他们的这份公益心打动了不少人,深圳红树林基金会支持了5万元,阿拉善基金会支持了10多万元。但仅靠捐赠,团队的工作难以长期坚持,卓齐辉冒出了一个想法:光呼吁保护不够,能不能试试人工养殖?

于是,卓齐辉创办了海南新小海生态农业和乐蟹基地,开始养殖和乐蟹。“当时所有人都说和乐蟹不能人工养,我们只能自己摸索。”卓齐辉发现,传统大塘养殖会导致和乐蟹争夺“地盘”,死亡率高。他创新性地增加堤坝数量,模拟自然洞穴,尽量让每只蟹都能找到独立空间。

在饵料方面,他坚持不用人工饲料,而是每天从渔港收购小杂鱼和螺贝投喂。如今,他的基地从20亩扩展到300亩,亩产量从三十斤提升到两三百斤,还给周边农户供应蟹苗。

“我们自己留种、孵化,现在很多养殖户都来我们这拿蟹苗,和乐蟹的产业算是慢慢做起来了。”在卓齐辉看来,实现规模化养殖,多养少捕正是保护野生和乐蟹种群的长远办法之一。

山海和蟹餐厅的蒸和乐蟹。受访者供图

蟹的做法就有几十种

“刚开始也没想开餐厅,这里就是养殖基地的一个用餐点。”卓齐辉站在山海和蟹餐厅民宿的花园里笑着说,随着和乐蟹养殖基地名气越来越大,来考察、参观的客商、养殖户越来越多。“大家看完养蟹,总想尝尝看,我们就把家里的老房子改造了一下,慢慢有了现在的样子。”

2016年,山海和蟹民宿开张,2022年餐厅正式营业。这里没有豪华的装修,但面朝大海,有一个别致的院子。凭借海南特色,这个餐厅民宿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到访,还幸运地成为央视《三餐四季》《远方的家》《致富经》等栏目的拍摄地。

“我们的理念很简单,食材好,做法简单,让大家吃到本味。”卓齐辉说,餐厅的招牌菜是和乐蟹,“清蒸是首选,能最大程度保留鲜甜味;喜欢吃辣的可以选爆炒、辣炒;还有南洋风味的咖喱蟹,甚至能做蟹蒸肉,做法有几十种”。

店里最特别的做法是烤蟹,这是央视摄制组拍摄时呈现过的菜肴。“先把蟹蒸15分钟到半熟,再放到炭火上快速烘烤,这样蟹味更浓,蟹壳还带着焦香。”

除了和乐蟹,小海杂鱼汤、港北大虾、小鱿鱼也是餐桌上的常客。“万宁有两个海,小海出四珍,大海有马鲛鱼,大洲岛附近的海域是鱼类繁殖地,所以这里的海鲜肉质很嫩。”卓齐辉说,餐厅的食材都来自周边渔港。“渔船刚靠岸,我们就去收,用当天的海鲜下锅,万宁本地的做法,没有复杂的调味。”

客人在餐厅吃饭,常常能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情。“很多客人来一次就成了朋友,我们的服务员会用心记住他们的喜好。”卓齐辉举例,陕西的李先生2023年偶然发现这里,后来把所有接待都放在这儿,“他每次来,我们都要提前备好两扎椰子水,这是他的标配。”

还有一位北京的程女士,在万宁买了房,每到冬天就带亲朋好友去聚餐。“她跟我说,不是这里有多豪华,而是感觉亲切,花种得用心,人也实在。”卓齐辉说。

节假日的餐厅总是一座难求,15张桌子常常提前订满。“客人大多是回头客,有人从路口经过,发现这里别有洞天,后来就成了常客。”

卓齐辉认为,餐厅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是展示万宁渔文化的窗口。“客人吃完饭后,我们会带他们去码头逛逛,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赶海归来的渔民。”

卓齐辉打理花卉。通讯员陈先哲摄

每盆花都不一样

走进山海和蟹餐厅民宿,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豪华装饰,而是蔓延的绿意和花色。三角梅、仙人球等植物有序分布,远处海浪声隐约可闻。400多种植物把庭院装点成了秘密花园。

“最多的时候有7000多盆,楼顶、院子里全是,后来为了腾出地方摆桌子招待客人,才搬走了一部分。”卓齐辉说,种花草是他的爱好和缓解压力的方式。“我不喝酒,不喜欢热闹,工作累了或失眠的时候,就来打理花草,摸一摸叶片,看看花开,心情就好了。”

餐厅里的植物,卓齐辉如数家珍,他指着一盆三角梅介绍:“这个叫粉天使,那边的三角梅有七八十种,仙人球有上百个品种,每一盆都不一样。”

这些花草不仅装饰了环境,也见证了餐厅民宿的发展过程。2016年,卓齐辉借全国研学热的东风开办民宿,“那时候和松鼠学堂等机构合作,周末经常有大巴车拉着小朋友和家长来,我带他们去小海边上看养蟹,体验赶海,晚上住在民宿,在院子里听老渔民讲故事。”

在民宿的院子里远眺渔港。通讯员陈先哲摄

虽然现在研学做得少了,但那份真诚不变。“每一位客人我们都用心对待,让他们感受到渔港的烟火气和人情味。”他说。

今年水产行业市场低迷,龙胆石斑鱼、东风螺价格大跌,拖累了和乐蟹的行情,“比如,一级蟹的价格最低掉到135元每斤,比往年少了100多元,蟹苗也不好卖。”尽管如此,卓齐辉依旧乐观,“和乐蟹量少,慢慢卖总能卖完”。

他说,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稳定经营,确保22名员工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他们大多是本地人,家在附近,跟着我干了很多年,我得对他们负责。”

卓齐辉打理完最后一盆花草,站在院子里望着远方:“我们民宿后面有吉山,前面是海,有山有海有和乐蟹,还有这些花花草草,这就是我心里最好的样子。”台风过后,花草的嫩芽随晚风轻轻晃动,就像这个渔港边的餐厅民宿,在风雨中坚守,在烟火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