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白沙牙叉镇鳄鱼养殖场,水池中数十只鳄鱼或静卧岸边、或游弋水中,工作人员沿池投喂饲料,一幅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相融的图景徐徐展开。这片充满生机的养殖基地,由白沙福莱顺种养专业合作社运营,自2021年引入鳄鱼养殖项目以来,已从初期探索逐步迈入稳定运营阶段。
据悉,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该合作社在起步阶段便做足“功课”,专程赴广东顺德及海南东方等地,对鳄鱼品种适配性、养殖技术成熟度及市场销路稳定性等进行了系统性考察。经多方调研确认,暹罗鳄、杂交鳄鱼不仅适应白沙气候,且抗病性强、全身经济价值突出,其产品可广泛供应省外餐饮企业及皮具加工企业,市场需求持续稳定,最终确定引入该项目。
白沙福莱顺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武说道:“鳄鱼养殖这个项目是很好的。我已经跑到其他市县,还有外省,我去考察过了。牙叉镇政府也比较支持我们,我就回来这边就搞这个项目。”
产业的顺利成长,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精准赋能与靠前服务。牙叉镇秉持“项目为王”理念,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一方面高效协调闲置用地,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空间保障;另一方面聚焦养殖关键环节,积极搭建校地合作桥梁,邀请海南大学专家担任技术指导员提供“点对点”指导,全力破解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据悉,目前该养殖场养殖鳄鱼1000余条,预计总产值可达200万元,成为该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培育特色农业的新路径。
“我们收到企业反映养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后,我们积极联系到海大的一些专家过来,聘请专家作为这个基地的技术指导员。目前企业的养殖已经步入正轨,只要企业有要求,我们都会积极的做好服务。”牙叉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林攀说道。
近年来,牙叉镇立足生态资源禀赋,持续深耕特色种养领域,已培育形成菌菇等产业矩阵。“下一步,我们将以鳄鱼养殖项目为新支点,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撑,着力构建多元共生、韧性强劲的镇域特色产业集群,以产业兴旺夯实乡村振兴根基。”牙叉镇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