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助农商城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资讯

一所一县 村光无限 | 专家进羊圈,海口石山雍羊长得又快又好

   来源: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   时间:2025-10-13 22:31:48

编者按:

2023年5月,海南联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启动“一所对一县”行动计划,以科技之力精准对接海南省18个市县的农业发展需求,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三年来,一批科技示范村蓬勃兴起,特色产业落地生根,农民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宽。专家驻点指导、技术精准帮扶、产业瓶颈突破……这场科技与农业的“双向奔赴”,正为海南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即日起,记者将走进海口、文昌、万宁、三亚、琼中、白沙等地,深入探访科技助农的生动实践,记录热带农业科技如何在大地上书写振兴答卷。敬请关注。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10月13日消息(记者 易帆)10月12日早,海口石山镇美党村的石山雍羊产业园基地内,中国热科院专家吕仁龙走进园区内的饲料发酵车间,仔细察看着石山羊的口粮。“这些棕榈粕和啤酒渣发酵得不错,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饲养试验。”吕仁龙抓起一把发酵饲料闻了闻说道,在园区不远的羊舍里,“咖啡果皮基饲料饲喂对照实验”等饲料对比实验正在进行。

资料图:石山雍羊。记者 郑光平 摄

以往海口石山雍羊以传统放养为主,羊群风餐露宿,口粮得不到保障,还易染病菌生病,导致黑山羊饲养成本高,农户不愿养殖。“一所对一县”行动开展以来,在中国热科院的科技支撑之下,海口石山雍羊产业园成功落地。

资料图:饲养工人驾驶铲车给石山雍羊投放草料。记者 郑光平 摄

走进园区的现代化羊舍内,羊群住进了“独栋别墅”,干净通风的羊舍舒适度拉满,羊群吃着营养餐,长得又快又好。一旁的产业园负责人蒋博充满信心地说,“羊群住进羊舍后,吃得好睡得好,不仅少生病,比放养的方式饲养周期缩短了约50天,养殖成本大幅降低。”在科技支撑之下,羊舍达到国家净化厂标准,大幅降低了动物疫病的发病率,饲养风险和成本大大降低。

蒋博说,有了科技支撑,产业园从种源、饲养技术、饲料到屠宰销售、旅游三产布局产业链。当前,产业园联合中国热科院进行“黑山羊多胎繁育”良种选育工作,通过优良基因的选育,破解黑山羊“一胎一羔”繁育效率低下的问题。园区内,发酵全日粮生产中转站和副产物资源饲料化加工基地正在加快建设,计划在5年内建成辐射全岛的发酵全日粮供应基地,解决岛内养殖饲料供应紧张、成本高的问题。

资料图:吕仁龙正在检查存放的发酵全日粮。记者 郑光平 摄

海南牧草短缺,导致养殖饲料成本较高。因此,吕仁龙将研究课题放在生产一线。他重点研究将秸秆、瓜果藤蔓,以及从东南亚进口的棕榈粕、椰子粕、啤酒渣等原料进行发酵,开发适合喂养各类动物的低成本饲料,解决产业难题。

今年,依托“一所对一县”行动,中国热科院将美党村打造为“热带农业科技示范村”,通过技术成果的转化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依托石山雍羊产业园,仁安村委会美育村村民陈亚安家里种植了20亩牧草。“每天都会割牧草送到基地来,我们还会收附近村民的牧草,带动他们种植牧草。”陈亚安说道,每年陈亚安往基地供应约600吨牧草,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走在养舍内,吕仁龙还计划着开展石山羊种质特性挖掘、新品系选育及杂交改良研究、育成专门化舍饲新品系等课题,通过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农民主导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新闻多一点>>

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 住上楼房,吃上营养餐......海南首个楼房化养殖黑山羊智能设施建成

  黑山羊住着楼房,吃着营养餐,还有“家庭医生”为羊家族建立“健康档案”,近日,记者探访位于海口石山镇美党村的海口石山雍羊产业园,这里建成了海南首个楼房化养殖黑山羊智能设施。让黑山羊告别了传统的放牧式养殖,黑山羊不再为“温饱”焦虑,轻松开启“养膘”模式。

  口感鲜嫩、不腥不膻的黑山羊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长期以来,黑山羊以放牧式为主,饲养技术落后等因素,导致黑山羊产业难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市场供应紧缺,羊肉价格居高不下。

  近年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品资所”)依托科技支撑海南县域经济“一所对一县”行动计划,科研团队加强科技攻关,将海南首个楼房化养殖黑山羊智能设施、省内最大发酵全日粮生产中转站落地海口,助力海口“石山雍羊”品牌打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