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助农商城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产业发展

聊“企”来·走进民企 | 这家公司期待把海南兰花打造成集群产业

   来源: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   时间:2025-07-17 18:12:12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 记者 余育桑

海南五指山位于热带雨林腹地,气候温润,山川秀美,生长着176种野生兰花。当地有识之士借助地理环境优势,将兰花杂交 、组培、生产、代工,“升级”为富有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打造为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

近日,记者深入探访了五指山市的万泉园艺有限公司,见证了兰花产业在海南的独特优势。更引人注目的是,相关企业在自贸港享受惠企服务后反哺当地,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基地内培育的“趣味”兰花。记者 余育桑 摄

自然优势提升了兰花的市场竞争力

走进万泉园艺有限公司的花圃,温润的气息裹挟着淡雅花香扑面而来。整齐的兰花架上,一株株兰花幼苗在茁壮成长,嫩绿叶片舒展,根系在营养土中交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五指山海拔高,气候温润,野外生长着丰富的兰花品种,对于兰花种植与培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五指山万泉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光明介绍,看中了自然环境的优势,企业在2010年落地五指山,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兰花的种植与育种,时至今日,逐渐发展壮大。

基地内的兰花在茁壮成长。记者 余育桑 摄

谢光明看着花圃里的兰花说道,兰花的生长对温度十分苛刻,温度太低或者太高,兰花的生长就会受限。五指山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为兰花的发育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使得蝴蝶兰、石斛兰等兰花品种能够常年开花,且开花成本远低于其他地区。例如,在五指山,借助气候环境,蝴蝶兰的催花成本每株预计在五毛钱,而在三亚和海口需要在温室里用空调控制温度,能耗较高,催苗成本也相应也会相应提高,五指山的优势显著提升了海南兰花的市场竞争力。

谢光明在示范兰花繁育的技术。五指山市委宣传部 何柳青 摄

此外,当地的地理优势还体现在兰花苗的生长周期上。谢光明说道,相较于内地,海南的兰花苗生长周期可缩短至三个月,这不仅加快了兰花品种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企业不断引进和培育适合海南气候的兰花品种,如与热科院合作的种苗中心,通过整合优良种质资源和成熟的组培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海南兰花产业的整体水平。

现代生物技术优化了兰花品种

“兰花是雌雄同体,只要将父本花粉涂到母本柱头上,就可以完成受精。”谢光明一边演示人工给兰花授粉的过程,一边介绍道,公司通过杂交育种、组培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兰花品种,提高兰花的观赏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如何提高兰花的杂交的成功性?据介绍,兰花受精杂交时,会选取具有优良特性的父本与母本,通过人工授粉方式,完成授粉。经过时间的推移,母本花朵经自然受精过程结出果荚,这些果荚成熟后,再经组培等手段培育,最终筛选出兼具双亲优点的杂交新品种推向市场。

基地内的兰花幼苗被备注生长情况。记者 余育桑 摄

“你看这花,像不像头戴一顶熠熠生辉的紫金孔雀翎冠的齐天大圣?这是经过多年育种出来的五指山大圣兰。”谢光明透露,研发的一个兰花新品种,从杂交到最终推向市场,往往需要经历六七年的时间,这期间需要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筛选,才能让一个新品种都能达到最佳的品质。当培育出来后,还要经过市场的考验,才能大规模的培育生产。

除了育种技术的创新,五指山万泉园艺还在种植管理上实现了智能化和精细化。基地内引入了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通过自动喷淋和降温系统,精准控制兰花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温度,大大提高了兰花的生长效率和品质。

“这些智能设备的应用,让我们能够更精准地管理兰花生长环境,提高生产效率,让更多精力投入育种与研发工作之中。”谢光明介绍道,“基地还积极与相关机构一同参与兰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工作,为兰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谢光明自豪地说,园区成立的人才工作站和兰花的“新创天地”平台,吸引国内外专家在项目的联合申报和专业课题研究上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目前,已发表多篇论文,获得12个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就有3项,还有4个发明专利过了国家初审。

自贸港政策红利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

在当前海南自贸港政策的有力推动下,高新科技企业迎来了诸多利好。谢光明介绍道,其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投入的费用可享受相应退税政策。去年,公司科技研发投入增量退费比例达30%,再加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的助力,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基地内培育的兰花。记者 余育桑 摄

政策红利不仅体现在税收优惠上,政府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更是暖心。谢光明说,企业用地合同到期后,政府出面协调村集体和农户,成功续签土地租赁合同,让企业生产没了后顾之忧。五指山地处山区,雨季积水问题严重,相关部门走访了解后,投入资金修建排水系统,有效缓解了雨季内涝,保障了企业生产正常运转。在营商环境方面,五指山市政府以实际行动诠释“亲清”政商关系,通过举办“1867沙龙”等活动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谢光明感慨:“五指山市虽在山区,但政府服务贴心,企业有诉求都能及时响应,是座有温度的城市。”

谢光明说,企业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也积极反哺乡村,带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如今,该企业拥有两个基地,采用“企业+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的模式发展。通过兜底分红和土地流转租金,每年回报村集体20万元,解决了村集体收入问题。同时,通过产业用工带动周边村民就业,目前公司长期用工18人,其中大部分是周边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5万元;过年及种苗期间,还会招聘临时工约20人。

期待把海南的兰花打造成集群产业

为了打通销售环节,该企业走访国内多个花卉市场,与当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网络。“我们的产品现在不仅仅销售岛内,还销售到岛外的,例如在昆明的斗南全国最大的花卉市场,在广州的芳村,都设有销售点,像上海、北京、杭州、武汉,这些地方都有我们的经销商。”谢光明说道,随着自贸港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客商也开始涌入海南,每年的冬交会、消博会期间都会在展会进行宣传推广,并且收到新的订单。

繁育基地位于烟雾缭绕的深山之中。五指山市委宣传部 何柳青 摄

随着国务院批复海南全岛为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万泉园艺还通过电商渠道以直播带货等形式,与消费者进行实时互动,解答疑问,展示产品特点,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科研合作让我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育种理念。”谢光明感慨道,随着自贸港的建设,许多专业人才选择来到自贸港安居乐业,该企业与热科院、农科院、南繁基地等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兰花保育和研究工作。

“现阶段,全球的兰花产业只有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家还在继续的增长。当前,我们依托自贸港的优势,把海南的兰花打造成集群产业,后期,我们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紧扣发展热带兰花种业,以差异化、高附加值的兰花产品推动企业高质量的发展。”谢光明透露,企业除了和国内外的机构开展交流合作之外,还借助自贸港的东风与港资、台资企业在兰花的引苗和育苗上有深入的合作关系,计划下一步多元化探索兰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路径,提升海南兰花的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

“对于万泉园艺来说,海南自贸港建设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些机遇体现在营商环境的优化、税收优惠、人才引进、产业集聚与合作机会等诸多方面。我们相信,海南兰花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谢光明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