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慧 实习生吴琦)“废弃的沼气池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现在回填了我们就安心了很多。”近日,在澄迈县桥头镇儒良村,村民小组副组长符家财在接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镇政府安排工程企业将村里废弃沼气池回填后,心里踏实了不少。
多年来,农村沼气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及肥料,改善了环境卫生条件。但随着电能、气能等能源供应充足,沼气能源受限于供应不足、热能不高等瓶颈,沼气池沤肥也有一定的空气污染和安全风险,不少农户弃用了沼气池。弃用的沼气池需要及时排出沼气进行回填埋平,或者进行防护和封闭处置,防止人和牲畜误入沼气池和臭气扩散。
2022年至2023年,省农业农村厅部署开展全省农村沼气设施全面大排查,摸清全省底数,并建立动态管理台账。2024年,我省部署开展农村沼气设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系统谋划安全处置路径。截至2024年底,全省户用沼气池存量已从2022年的43332户降至33736户,减少22%,安全处置8101处。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农业农村厅将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农村沼气安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加紧推进,组织各市县开展新一轮农村沼气设施隐患底数和企业底数摸排,通过一线调研、全面排查、科学试点处置等措施,守住重大事故“零发生”底线。
省农业农村厅科学统筹谋划农村沼气设施安全生产,不仅印发《海南省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技术指导意见》,对农村沼气设施处置原则、处置方式、报废条件等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还强化常态化的指导监管,每年印发工作方案,压紧压实属地和业主责任,指导市县在排查摸底基础上,分批分类科学处置存量闲置废弃沼气设施,构筑长效化安全管理机制。此外,省农业农村厅定期组织专家赴市县开展沼气安全生产调研,指导日常隐患排查处置,并组织沼气安全生产及处置专题培训,分类制定户用沼气、沼气工程安全处置挂图规程转发各市县。
截至7月4日,今年全省已完成户用沼气设施安全处置2604户。目前,省农业农村厅继续强化农村沼气安全工作调度,执行周调度制度,定期督导市县排查处置安全隐患,同时强化资金落实,继续加快推进户用沼气设施安全处置,兜牢农村安全生产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