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助农商城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乡村典型

“碳足迹”管理成新风尚,海南凤梨技能竞赛引领低碳农业实践

   来源: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   时间:2025-07-14 17:08:45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7月14日消息(记者 赵航)7月14日,在海南临高天地人公司,专业团队正在针对“可溯源凤梨碳足迹系统”的AI核算进行调试。7月18日,海南凤梨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将在此启动,全省15家凤梨种植基地与种植户的“碳足迹”数据将首次同台比拼。“有了这套系统,我们就能精准知道凤梨从种植到销售全过程的碳排放量,推动农业绿色升级。”天地人公司项目经理曲超对记者说。

这一场景,是海南热带农业迈向“碳管理时代”的缩影。去年12月,全国首个可溯源凤梨碳足迹系统在海南冬交会亮相。该系统在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由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撑。可精确追踪凤梨在原料获取、种植、包装、销售等各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为农业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提供数据基石。

冬交会发布现场。记者 王子瑶 摄

政策驱动,农业探路“低碳岛”建设

凤梨产业的碳足迹实践,与海南省级战略深度契合。2024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行业、企业率先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试点工作并积极推广”;同年6月,海南发布《争当美丽中国示范样板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增强海南产品国际碳足迹竞争力”。而在7月初最新印发的《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更设定了清晰目标:2030年前全面实现碳达峰;2045年全面建成低碳岛;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

“农业生产也要像工业一样,在保障绿色生态产品的同时,尽量减少碳排放。”曲超表示,凤梨碳足迹系统正是响应海南低碳岛建设的重要实践。该系统可通过AI大数据整合种植管理、生产流通全链条数据,构建起国内首个凤梨碳足迹计算模型。实现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种植地、生长周期及碳排放数据。精准分析各环节碳强度,优化灌溉施肥方案降低约30%碳排。

今年3月,该系统在由澳门特区政府主办、国家部委支持的第18届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2025MIECF)亮相,向世界展现中国农业的绿色智慧,获得了国内、国际大量关注。

凤梨碳足迹系统亮相第18届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天地人公司供图

技能竞赛:让碳排放“看得见、比得着”

据介绍,即将举办的2025年海南省凤梨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将成为碳足迹系统公布后,最重要的规模化应用实践与系统展示场景。参赛的15家基地与种植户日前已提交全年生产数据,AI系统将自动核算其种植、管理、运输、销售全链条的碳排放量,最终评选出碳排放最低的前五名并给予奖励。

“竞赛相当于对全省凤梨基地的一次‘碳体检’。”曲超解释,通过对比各基地在施肥管理、运输优化等环节的排放差异,既能表彰先进,也能引导全行业优化生产流程,同时也为碳管理的普及教育和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人正在给凤梨分装。记者 林鸿羽 摄

从凤梨到全产业:低碳农业的海南蓝图

凤梨产业的探索只是起点。根据海南低碳岛方案,农业固碳被列为重点任务:2030年前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达90%,2045年将形成热带农业固碳技术体系。而凤梨碳足迹管理的先进经验,无疑为热带农产品提供了可复制的减碳路径,为荔枝、芒果等海南传统种植大项提供了思路。

当传统农业与数字技术、低碳理念深度融合,海南正书写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正如曲超所言:“水果不仅要好吃,也要对环境友好。”这场静悄悄的“碳革命”,正在南海之滨的果园里破土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