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乡村振兴局 助农商城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市县聚焦

三亚惊艳时光的黎歌、黎锦、黎陶,有这群守望者的坚守传承

   来源:三亚日报   时间:2022-05-13 11:40:00

黎歌、黎锦、黎陶等是三亚民族文化的瑰宝。

时至今日,

这些文化瑰宝散发的美,

仍令我们惊喜和赞叹!

让民族之花精彩绽放、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三亚市民族事务局联合三亚日报,

关注三亚民族文化守望者的故事

↓↓↓

  在三亚,有一群人,他们选择坚守与传承黎歌、黎锦、黎陶文化。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故事!

  01

  符天志:将黎歌的“火种”传承下去

  黎族民歌(以下简称“黎歌”)是一朵绚丽的艺术之花。从古至今,黎族人的心灵深受黎歌滋养,三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家协会理事符天志便是其中一员。

  初见符天志,是在榆红小学。45岁的他是这所学校的数学老师,粗犷、爽朗、淳朴、结实,说起文艺创作,他侃侃而谈。

  “出生时,听摇篮曲;孩童时,听儿歌;青年时,唱情歌;中年时,唱待客歌;去世时,奏哀乐……可以说,音乐贯穿黎族人的一生。”符天志出生于天涯区抱前村,是土生土长的黎族人,儿时的记忆满是父辈及村民传唱的黎歌。

  从学着唱,到自己试着谱曲作词,再到从海南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开始系统创作,几十年来,符天志与黎歌结下不解之缘。

  他说,过去二三十年,受流行音乐的影响,黎歌出现了“断层”。老一辈人唱的越来越少,而年轻人又不愿意接手。他想着,自己有义务也有能力把黎歌传承下去。

  “早些年,很多年轻人觉得黎歌是老人‘玩’的东西,觉得唱黎歌很没面子,还说‘唱这种东西干嘛?’。”符天志认为,这是年轻人不了解黎歌对黎歌有偏见。黎歌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正因它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首先要让人们参与进来,从生活中感悟它,才能发现它的美。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唱与作,不断向身边的人讲述黎歌文化。他还带着年轻人到各地去演出、参加比赛,大家因此收获了不少荣誉,因唱黎歌而产生的自豪感逐渐显现。不少年轻人的思想在参与传唱的过程中发生了转变,开始觉得这是一门时尚的爱好,也开始向身边朋友“唱”起了黎歌。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符天志的“票友”。他的黎歌爱好者队伍也从原来的十多人发展到了百余人,这其中不乏年轻人,甚至还有不少是外国人。

  广西师范大学的李靖主动找上符天志要教学视频。“符老师,你能发我一些黎歌视频吗?我想跟着学。”

  来自美国的迈恩,在网上听到了符天志创作的黎歌,觉得民族韵味十足。通过朋友辗转介绍,终于找到了符天志,“硬”要和他学唱黎歌。

  粗略统计,十多年来,符天志创作的歌曲已有七八十首。他所做的每首歌都充满了对海南这片土地的敬重及热爱。他说,没有对黎族贴心的爱,没有在琼崖大地上摸爬滚打过,是做不好黎歌的。

  虽然人已中年,但他依然像年轻时候那样,跑到全岛各个黎族村落采风。“黎歌,源于生活、取于生活。看到小鸟,编一首小鸟词,看到萤火虫,作一曲萤火虫谣,黎族人可以说是天生的作曲作词家。”每当听说哪个村有老人会唱黎族民歌,说黎族谚语,讲黎族神话故事,符天志便赶忙托朋友联系,再利用假期跑去录音。因为不同地方讲的黎族话不一样,为了准确记录,符天志有时候还要和翻译用黎话、海南话、普通话三种语言做对照,才能确定下一个词。在智能手机还没普及的年代,光是录音笔符天志便用坏了4根。“好在现在手机录音方便,而且到哪都能随身带着,随身听听。”

  或许是天赋使然,或许是科班出身,黎歌创作对于符天志来说“轻车熟路”。历年的海南省“三月三”民歌比赛中,他所率组合屡屡名列前茅,他的作品《相聚三月三》获2012——2014年度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奖(海南省“五个一工程”奖),《丰收歌》获2015年海南省第二届艺术节群星奖,《客从远方来》获2021年海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七个一”音乐作品三等奖……

  白沙姑娘符晓玲对符天志说:“志哥,你都‘火’到白沙了,这里好多人都在唱你的歌。”陵水民族中学音乐教师张佳思加了符天志的微信后,第一件事就是“诉苦”,表示要教学生们唱黎歌,但苦于没有伴奏音乐,想要他的黎歌伴奏。符天志的微信聊天记录中,随便一翻,就是要黎歌伴奏的,符天志每每都是“倾囊相助”。不少人“发红包”表示感谢,但符天志一个都没收。他说:“都是热爱黎歌的人,哪好意思收他们的钱,创作黎歌又不是为了钱。”要的人多了,符天志干脆就把自己的黎歌伴奏放到网上,供需要的人下载。仅是“酷狗”平台,每个月下载量便有几十上百人次。

  这些年来,符天志率队赴开封、呼和浩特、香港、澳门等地参加演出,让黎族文化走向更远。“流行和传统从来就不是‘敌对’的,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彼此交融,互相成就。”符天志说。

  在创作中,他总是坚持在黎歌传统调式上,搭配现代音乐的表现手法,将古老的传统黎歌,变得流行、时尚,更加动听。他所创作的《月下情歌》《客从远方来》《飞鸟飞》《隔久不来》等黎歌,在现代器乐的伴奏下,深情叙说了南海之滨黎族同胞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烙印在血脉中的热情好客,这些乐曲个性鲜明,深受大众喜欢。

  “黎歌想要得到发展,需要年轻血液注入,需要有广大听众的支持。”今年,符天志准备出一张专辑,系统整理这些年所创作的黎歌;准备成立一个协会,给喜欢少数民族文化的人搭建交流载体;准备做一次环岛巡回演出,把深藏在黎族村落的黎歌,传唱至全岛的角角落落……

  近年来,不少人加入黎歌创作、传唱中,也有越来越多群体在工作之余开展黎歌挖掘保护,这对于宝贵的黎族文化来说,是可喜的,也是急需的。正如符天志所说的那样:“黎歌,正在被守护;黎歌,正经历发展;黎歌,正像木棉花般火红绽放……”

  2

  黄丽琼:黎锦经纬上的坚守与传承

  4月底的某天午后,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染色棉线上,照在黎锦上,照在黄丽琼身上,四下宁静……黄丽琼席地而坐,腰上缠着传统腰织机的一端,脚底撑起另一端脚踏棍,在经纬线上下、来回推拉提综杆和分经棍,沉醉其中。

  岁月悄然流逝,几十年来,黄丽琼把对黎族的热爱、对民族图腾的信仰,用一双巧手织到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黎锦中。

  黎锦作为黎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流传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纺技艺之一。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锦真正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守艺,以黎锦展现千年历史

  黄丽琼出生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一个普通的黎族家庭,自小就对母亲、祖母织绣黎锦耳濡目染。和其他黎族女孩一样,六七岁刚懂事时,黄丽琼就跟随母亲学习织绣黎锦,10岁时,她就作为首批入选的“织女”进入了海南省民族织锦所在五指山市设立的织锦培训班,开始专业学习。20岁时,黄丽琼凭借深厚的黎锦技艺功底,来到三亚发展。掌握织锦和酿酒两项技能的黄丽琼获得了到景区演示织绣黎锦的机会,从此,黄丽琼在三亚扎下了根。

  她办培训班,开工作室,因为坚持与热爱,她的人生始终与黎锦紧紧交织在一起。多年对黎锦的专注,让黄丽琼收获了30多项荣誉,2012年被评为市级“黎锦传承人”,2014年被评为省级“黎锦传承人”,作品《组合织锦图》荣获首届海南省南海文艺奖……

  黄丽琼用一根根彩色棉线,编织出一张张富有浪漫色彩的黎锦,向广大市民游客再现了黎族的历史故事和精神世界,成了展示黎族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培训,让黎锦薪火相传

  “小时候村里妇女几乎都会织锦,得闲时大家聚在一起探讨织锦技艺。”可让黄丽琼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身边织锦的人越来越少,到后来,织锦变成了只有上年纪的妇女才会的手艺活。“很多年轻人不再愿意去学习和接触织锦。”

  为了把黎锦技艺传承下去,黄丽琼把更多精力放在培训上。2011年5月起,黄丽琼在海南省三亚技工学校(现为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的黎锦班开始授课,每学期都有五六十个学生在这里学习;从2012年开始,黄丽琼每年至少六次下乡给黎族女性同胞培训黎锦技艺,不仅吸引老一辈黎族妇女前来学习,她们还会督促儿媳、孙女来参加培训……

  经过多年深耕,黄丽琼的学生数以万计,黎锦文化不断得到推广,学习、传承黎锦技艺的队伍不断壮大,其中涌现出不少佼佼者,让她十分欣慰。

  “黄老师从没有收过我一分钱,从理论到实践,她教会了我很多技艺。”黎族女孩伍羚瑜从七岁半起便跟着黄丽琼学黎锦,如今已有六年之久。年纪虽小,但她的黎锦作品多次获奖,“我想一直织下去,将来和黄老师一样,当黎锦传承人,通过黎锦讲述我们黎族人的故事。”

  创新,为黎锦注入新活力

  “民族文化既要传承,也要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黄丽琼说,黎锦之所以濒临失传,是因为过去织绣黎锦往往停留在传统的锦块层面,很难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无法带来经济效益。

  “得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活起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15年黄丽琼开始和设计师合作,将织好的黎锦块制成服装、壁挂、手提包、手机袋、鼠标垫等成品售卖,也根据顾客需求提供私人定制服务。2019年她还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参加研培,跟随清华美院的专家教授学习设计并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是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黄丽琼携“海南黎锦”应邀走出国门亮相巴黎街头,并以黎锦为媒,与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顶级时尚设计学院开展黎锦与时尚的探索。现场展示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四大技艺,一度在巴黎引起“轰动”。

  黄丽琼一直坚定地认为,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群去了解、喜爱和使用黎锦,就是对于海南黎锦技艺最好的保护。

  可喜的是,近些年来,因为不断创新,黎锦正逐渐从艺术品转变为实用品,并且在不少年轻人中形成“潮流符号”,消费群体正不断壮大,相关从业人员终于不用经历理想与“面包”间的取舍了。

  在这样的趋势中,未来,黎锦文化将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3

  董福生:传承黎陶技艺 带领村民“掘金”黑土

  一块陶土,经巧手盘筑,再经高温烧制,终成黎陶,成为黎族同胞千百年来的实用生活器具,也成为记录黎族精神文化的艺术瑰宝。

  5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天涯区黑土村委会布曲村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基地(以下简称“基地”),采访了该基地负责人董福生。董福生的母亲符日凤是黎族制陶技艺的市级传承人,他从小看着母亲制陶长大。多年来,为了保护和传承黎陶技艺,让其薪火相传,董福生倾其所有。

  用黎陶换来粮食 母亲养活一家人

  在布曲村里,黎陶比较常见。从蒸饭的锅到待客的茶具,再到用于装饰的陶罐,千百年来,黎陶如空气、水一般渗透在当地村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以前制作黎陶,对于我们来说是‘吃饭’的技能,没有黎陶,大家得饿死。”提起黎陶,董福生眼里含泪,思绪里满是儿时用黎陶换稻米的画面。当时,布曲村一带干旱少雨,大片的土地寸草不生,种植庄稼更是一种奢望。“土是好土,偏偏缺水!那时候,村民种的庄稼要么收成不好,要么颗粒无收。”董福生说。

传习所内陈列的已烧制好的陶器。

  庆幸的是,天无绝人之路,村里的土非常适合做陶器,因此制作黎陶成为当地村民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特殊方式。“做好的陶罐,能换容量一半的米。”董福生至今依然记得黎陶与粮食间的换算关系。作为家中长子的他,从8岁起就帮着母亲制作黎陶,他们一般制作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锅碗瓢盆。每次做好一批后,董福生的母亲就用扁担挑着黎陶到各个地方去换粮食,近的去到崖州,远的还要到林旺、藤桥,甚至有时要到陵水,一去就是十天左右。靠着母亲用黎陶换回的粮食,董福生三兄弟才得以在艰难岁月长大成人。

  放弃生意回家乡 重拾黎陶技艺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由于种地没有收益,董福生16岁就外出谋生,从一开始修单车、卖椰子,包鱼塘卖水产,再到后来承接景观绿化工程当包工头,摸爬滚打多年,生意越做越大,攒下了不少积蓄,全家日子也愈发红火。

  富足的生活让董福生不用再为温饱而担忧,但他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烦恼,每每想起就深深叹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瓷器、玻璃器、金属器、塑料器等替代陶器进入百姓日常生活,黎陶的经济效益逐年降低,掌握黎陶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曾经养活他们一家甚至是全村的黎陶技艺有失传的可能。“黎陶这门手艺要是断代了,那真的太可惜了。”他说。

  2006年,董福生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放弃了原本收入可观的工程生意,回到布曲村,在家里开起了手工作坊,召集了村里几个精通制陶的妇女和母亲一起重新开始制陶。理想是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销路不畅,董福生的手工作坊一度入不敷出。面对日益艰难的经营局面,董福生也曾几度想过放弃,但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苦苦支撑多年,“老本”快烧完之际,董福生终于看到了曙光。2009年,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2年,在市群众艺术馆的支持下,董福生在家里成立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使得黎陶有了更加规范有效的保护、收藏和展示,黎陶技艺的传承也得到了专业力量的支持。

  延伸“非遗”产业 带动乡亲共同发展

  2014年,董福生在村里成立了黎陶合作社,通过多年的运作,合作社从一开始的6人发展到80人,来自酒店、景区的订单越来越多,传承基地的培训班也开了一期又一期,在村里,越来越多人重新操起了黎陶技艺。

三亚市天涯区黑土村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传承人正在手工制作黎陶器皿。武威 摄

  每天,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省级传承人符日兰,市级传承人黄凤莲、符日凤、胡其梅等人,聚集在传承基地,为游客讲解黎陶技艺,制作黎陶销售补贴家用。今年73岁的胡其梅说,弄一个黎陶大概可以赚200多元,每个月她在这里的收入有近2000元。

  “现在越来越多人组团来传承基地学习调研,有时候一下来两辆大巴车,基地的接待能力就跟不上,大家吃饭都只能挤在一起。”董福生说,虽然目前村里的黎陶产业初成规模,但是距离他的目标还差一段距离。

  “我想做得再大一些。”董福生计划着在传承基地的基础上,建设黎陶展览中心、“非遗”互动体验中心、“非遗”文化大舞台、黎家民宿等场所,进一步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用更大的平台让黎陶技艺更好地得到传承。同时,也满足自己心中的一个小心愿——“让村民们结束常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日子,靠着祖宗留下来的技艺,在家门口能吃上‘非遗’饭,走上小康之路。”

  来源: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符府

  部分图片来源精美天涯、海南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