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乡村振兴局 助农商城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政策要闻

海南(儋州)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论坛专家论剑 谋划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海南日报   时间:2021-09-10 09:57:27

  海南(儋州)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论坛专家论剑,谋划推动乡村振兴

  搭平台献策 解“三农”难题

  今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之年,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儋州市委、市政府及早谋划,听取高层次专家意见,着手破解“三农”难题,推进乡村振兴。

  9月8日,海南(儋州)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论坛在儋州市那大镇召开,由儋州市政府、省科协、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两名院士出席,高层次专家为推进儋州乡村振兴出谋划策。中国科学院院士、省科协主席、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说:“为海南农业科学家科技研讨、学术交流、研发合作搭建平台,集思广益,凝智聚力,共同为‘三农’献计出力。”

  推动儋州乡村振兴是当前儋州市委的中心工作。9月3日,市委书记袁光平在乡村现场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难题时说,积极稳妥做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全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做好帮扶济困各项工作,做到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特别是要加强动态监测,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立足新起点,把准政策导向,着眼乡村实际,抓紧谋划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9月8日,海南(儋州)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论坛召开,专家为推进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黎有科 摄

  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全产业链

  儋州市拥有全省十分之一土地和八分之一人口,具备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独特优势。省委、省政府要求把儋州打造成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新高地。市委副书记、市长邹广说:“儋州以加快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纵深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依托资源禀赋,儋州市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种植火龙果、金钻凤梨、海头地瓜等高效经济作物。2020年,儋州市级财政投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资金6359万元,优先发展瓜菜、水果等优势农产品,全市种植热带水果13.67万亩;巩固1.72万亩的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量。2021年,儋州新建、续建200亩以上农业种植基地33个;新增瓜果种植面积2.67万亩;新认证、续展农产品“三品一标”5家7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在云南省澜沧县试点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把资源优势转为经济发展优势,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儋州情况与澜沧差不多,以甘蔗、水稻为主,村民要富起来很难。儋州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走有机、生态、高质量、高端特色农业发展路子。”他说,儋州应发挥海南是国家南药主产区的优势,种植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好、品质优、附加值高的南药品种,尝试探索生物医药产业,努力培育新兴产业亮点。他表示,将与有关专家一起深入调研,探索儋州发展南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路径。

  儋州市示范推广林下循环经济模式,做大做强林下特色种养产业,林下种植南药、斑兰、魔芋等。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带头人、研究员侯冠彧博士建议,儋州林地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林下经济的基础得天独厚,可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经济,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林下经济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的发展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海南大学教授杨福孙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不仅带动村庄发展,也带动一方群众致富。建议儋州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且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儋州,延伸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产业链增值增效部分,实现循环增值、梯次增值、全链增值,让农民享受产业增值收益。

  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独特,是海南农业“助推器”。“抓住海南自贸港为农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海南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海南大学副校长曹兵建议,增加核心竞争力,抓好农产品加工,注重优势品牌农产品开发,做好旅游配套。

  9月8日,在儋州市那大镇举行的海南(儋州)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论坛上,儋州市政府与海南大学签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黎有科 摄

  破解发展难题 推动乡村振兴

  破解发展难题,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广农业科技,创造优势农业品牌。近年来,儋州市建设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卓有成效;儋州鸡产品集成示范基地等一批农业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充分激发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潜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儋州是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源地,是保障我国橡胶战略资源安全的主产区之一。2019年,儋州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天然橡胶为主导产业,总面积126.48万亩,但橡胶产业发展面临胶价持续低迷的难题。我国在天然橡胶生产国联合会的中国专家代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莫业勇说:“当下胶价处于上升期,全球天然橡胶产业处于产能释放增长期。”他建议加快改造低产胶园,采用合理的割胶技术,实施天然橡胶生产激励政策,以地方财政支持价格保险,稳定天然橡胶产业,适当建设原料市场,发展下游产业,促进橡胶本地增值和就业,增加胶农收入。

  现代农业科技转化、推广不足,是乡村振兴面临的难题之一。“儋州应发挥好科技园的平台作用,有效利用科技园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志杨说,科技园区、产业园区参与主体是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户,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发挥“接二连三”作用,科研单位发挥好品种、技术和产品的产出示范作用,农民做好接收,让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农业产业效益,农业才能增效,乡村才能振兴,农民才能富裕。

  农业靠天吃饭的难题尚未根本解决,农产品滞销现象时常发生。“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供销难题。”神州数码(中国)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院长周秋平建议,初步构建数字农业技术框架,推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农村各领域深度融合和广泛应用。儋州应建立以市域为中心的数字数据中心,建立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智慧化建设数据治理体系。

  人才缺乏是儋州市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一个大难题。“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胡新文说,海南大学农业农村学院将更好地服务海南农业农村发展,为海南、儋州培养“真才实学接地气、农业农村用得上、安居乐业干实事”的实用型人才,做到招在农村、留在农村、用在农村。

  乡村基础设施不全,不少村庄人去房空成为“空心村”,也是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难题。“优化村庄布局,建设一批人口集聚、功能完善的中心村、垦区生产队居民点,以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省农业农村厅有关部门负责人柳晓磊博士说,儋州可依托洋浦港和保税区,建设加工物流园,发展“两头在外”的农产品物流和精深加工;提升深水网箱养殖规模,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海洋生物制药和保健品等加工业,打造渔港经济区;建设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生猪牛羊等种养殖基地。

  (海南日报那大9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