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谢凯 通讯员邓婕
“维生素B2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种维生素。但你们听说过,维生素B2还能召唤流星雨吗?有人知道吗?”志愿者吴明君举起手中的药瓶,向孩子们卖了个“关子”。7月16日上午,五指山市毛阳镇毛栈共享书屋内,来自琼台师范学院的志愿者走上讲台,为当地39名乡村孩子们带来一堂科普课。
毛栈村是毛阳镇上规模最大的行政村,这里村民大多出外务工,村里留守儿童也不少。为让乡村孩子们暑期生活更丰富,2025年暑假,毛阳镇在过去几年开设暑期公益培训班基础上,在毛栈共享书屋成立了“爱心托管站”。
开班通知一出,名额很快被被抢空。这么正儿八经的乡村科普课程,在毛阳镇是第一次开展。
孩子们的目光顺着问题,一下聚焦到演示台上。随着维生素B2粉末入水,在手电光束下,金黄色的“星点”缓缓滑落。一场绚烂的“荧光流星雨”在水杯里四散开来,面积60㎡的小小书屋内,惊叫声四起,课堂气氛瞬间沸腾。
“老师,清澈的水与浑浊异味的污水有很大区别。那么外面的水是怎么变成自来水呢?”“老师,既然河水也不能喝,自来水也不能直接喝。那么生活中喝的饮用水又是怎么生产的呢?”课间,志愿者摆出“水过滤”模型,在班里平时略显文静的王树怡和王树彤举手不停地举手争着问问题。
在志愿者的讲解下,浑浊的“模拟污水”经过装有石英砂、活性炭的简易过滤装置时,层层过滤后逐渐清澈透明。亲眼见证“净化奇迹”的强烈对比,让孩子们惊奇不已。
志愿者们趁热打铁,引导孩子们思考雨后积水从“太阳蒸发”到“土壤下渗”,从“水循环”巧妙过渡到“水净化”,揭秘过程背后的科学原理,并宣讲保护环境的理念。
书屋外面,设置了“机器狗”互动环节。随着指令的下达,“机器狗”灵活的完成前进、跳跃、握手等动作。孩子们的欢呼声与掌声此起彼伏。
“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机器人,这次近距离观看它们表演,太酷了!”三年级学生王智贤不时发出赞叹声,这是他第一次看机器人表演。
毛栈村的王智贤是这个班的“老学员”了,在完成作业后他会主动帮着家里干农活,也会问出很多个“为什么”。听说又有大学生哥哥姐姐过来开展暑期辅导,就让家人帮忙报名参加。
这场活动是2025年海南省“万名大学生基层科普行”活动(五指山站)的一场分活动。该活动启动后,来自海南大学、琼台师范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的百余位志愿者学生组建了三支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
“孩子们对身边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现象非常感兴趣。希望今天的课程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成为他们探索未来的起点和开始。”五指山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课程加入了与生态保护息息相关的节水用水、雨林保护、垃圾分类等,旨在让复杂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同时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科技”和“环保”的种子。